晨光微露,桐柏县黄岗镇斗称沟村熊老庄组村民熊现海起了个早儿来到地里,察看艾叶长势。土地就像他的老伙计,让他感到特别亲切。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艾叶长势正旺,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看艾叶这长势,今年艾叶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熊现海在心里盘算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熊现海现年55岁,家中仅有自己和老伴两人,熊现海本人肢体四级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还患有高血压等症,因此被定为贫困户。熊现海这种身体状况,如何能够尽快脱贫,这是摆在斗称沟村脱贫责任组面前的一道难题。“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出路。如何发展产业?首先要激发他干事创业的动力。”村脱贫责任组一合计,趁着大力宣传产业奖补政策的机会,鼓励熊现海大力发展产业,依靠勤劳的双手尽快脱贫致富。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如何使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激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该县专门出台了《2020年桐柏县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贫困户每户每年累计奖补资金500-1200元。按照《意见》要求,该镇采取由各脱贫责任组、帮扶责任人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求将产业奖补写进2020年贫困户帮扶计划,与2019年帮扶计划作比对。该镇通过大力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在产业奖补政策带动和村里的大力支持下,熊现海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去年种了四亩艾叶,看长势,今年每亩收益3000元不成问题,仅此一项就能收入万余元。采取虾稻共养模式养虾6亩,稻田里欢快畅游的虾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养猪6头,赶上去年行情好,仅养猪一项去年收入一万五左右,熊现海也于去年年底光荣脱贫。“以前我家的日子是得过且过,有吃有喝饿不死算了;现在我家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熊现海咧着嘴,开心地笑道。
6d175b769a034853864c214c122bce76.jpg
在该镇,像熊现海这样在产业奖补政策带动下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不在少数。
刘老庄村郭地才,现年45岁,独身一人,常年在外务工,在工地干过建筑,在钢厂当过工人,没少吃苦受累,却始终跳不出贫困的怪圈。后因腰椎等毛病做手术,不能干重活。受今年疫情影响,加上村里大肆宣传产业奖补政策,郭地才决定今年开始养羊,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发展产业有了底气,与其在外面吃苦受累,不如发展产业放手一搏!”郭地才鼓起勇气,说干就干,投入上万元建起羊圈,花费万余元买了20多只羊,还专门打了水井。“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怎么也得抓住机会,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面对未来,郭地才充满了信心。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志。该镇通过大力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在该镇掀起发展产业的热潮。“脱贫路上大步走,幸福生活有奔头!”只要努力奋斗,一定能够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相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相信“群众的美好未来不是梦!” |